西藏墨脱莲花秘境:探秘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
墨脱,曾被誉为“莲花秘境”,因地处偏远,交通不便,显得格外神秘。这里是中国境内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,居民们往来全靠溜索桥。这种古老的交通手段虽然制约了墨脱的进步,却也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墨脱昔日,人们出行多依赖溜索桥。以旺堆为例,他在背崩乡任财粮干事,出入乡里全靠溜索桥。他曾在过桥时遭遇蜜蜂飞到脸上却无法驱散的尴尬。从墨脱至派镇徒步需四天,旺堆当时每月至少往返两次,耗时过长。这种交通不便,极大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及县域发展。在通乡通村公路修建之前,墨脱的发展深受交通限制。
外出途中,交通不畅往往让人陷入险境。以黄昌全的父母为例,1994年首次前往墨脱探亲,在翻越嘎隆拉山时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。这一悲剧凸显了当时墨脱交通条件的恶劣,让前往墨脱变成了一项充满风险的任务。
墨脱地处西藏东南,海拔约1200米,这里雨水充足,四季如春。这片独特的土地,宛如未被发现的宝藏。然而,由于交通不便,这宝藏似乎被紧紧封存。在2013年之前,这里没有公路相通,因此得名“莲花秘境”。这种封闭状态让墨脱宛如一个孤立于世外的岛屿,人们对它既充满神秘感,又觉得难以接近。墨脱拥有丰富的特产,如石锅和茶叶,但由于交通限制,这些特产难以外运。
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这一环境紧密相依。在这样的封闭空间中,他们保持着传统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,很少与外界交流,因而发展机会也不多。
2013年10月,墨脱公路正式启用,标志着墨脱发展的新起点。这条公路终结了墨脱作为“高原孤岛”的历史。它为墨脱带来了新的希望,打破了原本的封闭状态,让山里的村民得以走出大山。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日渐频繁,随着交通的改善,越来越多的外界物资涌入墨脱,这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黄昌全对墨脱公路有着特别的感觉。自1994年父母不幸离世,到2013年墨脱公路全线通车,嘎隆拉隧道完工,他亲自参加了通车仪式。站在现场,目睹从波密县到墨脱仅需三小时车程的现实,他内心充满了感慨。
2014年8月29日,派墨公路工程启动建设,旨在提升交通状况。该工程投资约20.15亿元,横跨雅鲁藏布大峡谷,在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县背崩乡的徒步路线上施工。大部分路段位于人迹罕至的无人区,海拔高差超过2890米,施工难度相当大。预计今年7月1日全线通车,届时派镇至墨脱的车程将缩短至一个多小时,这将显著拉近墨脱与外界的距离,使其更好地融入更广阔的发展框架。
在工程建设中,我们面临众多挑战,这一切都得益于先进的工程技术以及我们坚定不移的建造意志。这一工程的建设彰显了对墨脱地区发展的深切关注,大家期盼它能尽快完工,为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。
至今为止,墨脱县的公路总长度已达到529公里。这包括138公里的县道、160公里的乡道以及231公里的村道。乡镇公路的覆盖率达到100%,46个行政村的道路都实现了连通。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对墨脱的发展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。交通的改善使得墨脱内部联系更为紧密,村民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。
墨脱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,越来越多的游客得以踏入这片土地。他们目睹了墨脱的壮丽风光,感受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,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。
墨脱现在变化显著,昔日的溜索桥已不再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横跨江河的大桥。曾经与世隔绝的墨脱,如今吸引了众多游客。旅游业的兴起促进了当地特产的销售,比如墨脱石锅和高山茶叶等,这些特产通过公路销往各地,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。
墨脱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旦增多吉指出,景区门票收入将用于景区管理与生态保护。墨脱村民均担任生态护林员,定期巡护山林。交通改善后,墨脱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深入探索。大家对墨脱的这一发展变化有何看法?欢迎点赞、转发,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。